最新资讯
长安最有名的女裁缝,做了24年衣服,比尔·盖茨是她客户2025-01-11 19:12:09

  

  这个“女裁缝”就是王冰潇,长安华服“半生缘”的创始人。

  做为经营24年的“老店”,“半生缘”已为全球10万多用户服务过,建筑大师张锦秋、作曲家赵季平、画家王西京、作家高建群等均是“半生缘”的客户。

  在东京、首尔、香港,半生缘均举行过“新品发布会”。

  

  今年8月,“《大地冥想》2024半生缘秋冬发布会”在西安成功举行,王冰潇以青年艺术家初劭玮的作品《栖息地》和《Joyous》为设计灵感,用新鲜创作的“五大系列”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地沉浸在长安华服的美好与隽永中……

  在发布会上,冰潇的讲话不长,但充满力量和激情的样子,一如既往。

  2000年,才20出头的王冰潇就跑到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注册了“半生缘”,那时的她很坚定:要做原创服装品牌。

  “我学的是服装设计,毕业设计全院第一名,我太喜欢设计服装了……那时,大学才刚毕业,什么都没有,但有青春和胆量。”

  ▲早期照片,左一为黄老师傅,后排右二为韩师傅

  “回忆起来,自己也是运气好:当时,我去市场上买缝纫机,老板得知我的想法,就给我介绍了制衣经验丰富的韩(庆华)大姐,韩大姐又给我介绍了刘(金宝)师傅和黄老师傅。

  刘师傅之前曾是西安实验服装厂的厂长,黄老师傅则是韩大姐的老师。当年,黄老师傅已经80多岁,过去在国营西安红旗服装店工作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西安凡有外事接待,需要定制旗袍皆出自黄老师傅之手,可以说,他是当年西北地区旗袍做得最好的人。

  我们当时租的地方也小,我负责设计,刘师傅做,韩师傅裁,黄老师傅做工艺指导,几个人就这样干起来了……”

  “一开始,我和几位师傅也是有‘碰撞’的:有一次,韩师傅看了设计样稿说,‘你这个设计,露得太多,做不出来!’我说,你再多想想办法,不行的话,把褶皱不放前面,放在两边……

  我们有争议,更会在一针一线中切磋磨合,匠心是大家共同的追求。”

  “制作一件旗袍绝非易事:仅量体就需要40至60个尺寸,包括大臂、袖笼、袖口、领高,领中围、底围、上围,胸围、腰围、胯、大腿……每个部位都要采集到准确的数据。”

  “接下了裁剪,做坯衣,然后粘嵌条、合大缝,合缝的时候,依据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针法,三角针、十字针,穿梭针……熨烫环节,烫胸和烫腰,工具也不一样……”

  ▲旗袍制作大师韩庆华

  “一个按照非遗手法创制的‘手工盘扣’,至少要经过开料、刮浆、风干、拔浆、开条、烫条等二十多道工序,花费整日也只能盘出几个,但盘扣是诠释旗袍的‘点睛之笔’,不能有半点马虎 ……”

  

  

  凭借着匠心的制作和新颖的设计,“半生缘”这些年斩获了多个设计大奖,作品《长安故事》荣获“第七届丝绸之路女性创新设计大赛”一等奖;作品《一直游到海水变蓝》荣获中国新国货“奥斯卡奖”——金物奖……

  同时,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、中法文化论坛(西安)、2023丝路国际妇女论坛、陕西电视台跨年晚会主持人服装等多个“陕西门面”也都选择了“半生缘”。美国企业家比尔·盖茨造访西安时,“半生缘”还曾作为“文化国礼”被赠予这位前世界首富。

  在取得一连串成绩的同时,“半生缘”面对的困难实际上也显而易见:毕竟,“工业化”的好处谁都看的见,冰潇坦言,她挣扎过,黑夜中,她问过自己,到底“半生缘”是什么?

  “机器做出来的衣服终究是生冷的,硬梆的,唯有人手才能缝出温润的人情味儿……‘半生缘’就是对传统工艺的坚守,就是对每一件华服的用心。”

  “从几位师傅身上,我学到了太多,刘师傅今年已经74岁,刚从半生缘退休,黄老师傅已仙逝多年,但他们的口传心授已经融化在‘半生缘’的每一件华服中。

  20多年来,我们坚持用非遗制作方法,开拓新的设计,带徒百余名,形成了‘半生缘’独有的制衣体系,还传承和发扬了旗袍文化。”

  

  ▲前排右二为已故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漪湲老师 前排左二为韩庆华师傅,左一为旗袍工艺制裁大师刘金宝师傅

  “其实,从创立‘半生缘’伊始,我就一直有着强烈的紧张感,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,西北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。单靠一颗匠心,是远远不够的,要广泛摄取,不能圈在西安这个地方不动。”

  这些年,东京、香港、米兰、巴黎、上海……威尼斯双年展、设计周、博览会,凡是能启发设计灵感的活动和盛会,都有冰潇的身影。用她的话说,“不放弃任何一次学习、研究的机会。”

  “作为一个诞生于西安的服装品牌,该怎样同一线城市的产品相竞争?就产品本身来说,我认为还是要从本土文化中深度挖掘。”

  ▲张漪湲老师作品:秦锈《百合》

  秦绣,又称“穿罗绣”。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,“秦绣”是利用真丝线依照经纬网眼施针,针法的不同使绣线反光,形成不同色彩,从而彰显出缤纷美感。

  为此,冰潇多次拜访了陕西秦绣研发开创与践行者、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漪湲老师,并以张老师手工刺绣图案为元素,重新整理、解构,将秦绣与旗袍创新结合。

  

  

  “蓝田玉”,过去曾是皇室御用之物,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,古人有诗:“蓝田玉暖日生烟”。

  “半生缘”借老石匠之手,精心挑选一块块原石,将其打磨成一粒粒质朴纯净的纽扣,缝制在盘扣上,珠光润人,美人如玉。

  “凤翔木版年画”始于唐宋,盛于明清,被国外收藏家誉为“东方智慧的结晶”。“半生缘”将木版年画转印到精致的面料上,让传统民俗的记忆定格于华美的旗袍上……

  

  在冰潇眼里,长安,山川形胜,风物殊佳,充满太多的传奇与想象……每当“半生缘”新品上市,粉丝就上涨一大波。

  “客户现在很多都来自线上,哪哪儿都有,北上广的客人也有,国外的也不少。现在,我们的产品已经延伸到了丝巾、鞋、包……”

  

  

  

  “用最长安的元素,最传统的工艺,做最可以珍藏的衣服”是半生缘的宗旨。如今,“半生缘”已经成为长安华服的“招牌”,影响力早已飞出西安,客户推及欧美日,其发展历程恰是“越本土、越国际”的最好诠释。

  

  

  “旗袍,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服装,被誉为中国国粹。我认为,在每个女生的心中,都有一个‘旗袍梦’,但很多人对它有一个认识误区:

  认为只有‘前凸后翘’的人穿上旗袍才好看,这完全是偏见。旗袍可以修正人的身材,提高腰线,可以掩饰小肚子;降低一些,则把曲线勾勒得更玲珑……旗袍不挑身材,只会‘扬长避短’。”

  ▲旗袍发展演变

  “旗袍主要分为京派传统旗袍和海派改良旗袍,‘半生缘’的旗袍非京非海,就是‘半生缘旗袍’。

  将来,我们会继续深挖长安文化,同时,更多采集不同的服装元素,比如更多深耕苏绣、法绣、打籽绣等各类非遗绣法,在汲取各自特色的基础上,提取、转译、再造,让‘半生缘’始终在融合创新中熠熠生辉。”

  最近,冰潇忙着梳理“半生缘”的旗袍工艺与产品结构。她说,要设计更多不同规格的旗袍,扩大“半生缘”的消费群体,要让刚参加工作的女孩子、普通家庭主妇、白领、金领,女企业家……都有能力消费“半生缘”。

  同时,还将设计“新中式商务”和休闲男装系列,让世界的“另一半”也能来享受“半生缘”。

  “将来,我们的店铺会更丰富,每一区域会陈列不同风格的作品,但不论何种档次,何种价格,我们对待每一件作品都会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去绘制。”

  冰潇有梦:要让更多人欣赏旗袍的美,要让旗袍走进更多人的寻常生活中……

TOP
Copyright © 2018-2028 金年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3945575495号